编者按: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勉励湖南打造“三个高地”、践行“四新”使命,为湖南发展描绘宏伟蓝图。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一周年之际,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检视“三高四新”战略落实落地成果,“红星云”推出“党建引领‘三高四新’高端论坛”专栏,邀请部分省领导,市州委书记,部分省直单位党组书记、高校党委书记、省属国有企业党委书记,市州委组织部长,部分县市区委书记、民营企业董事长以及知名专家学者,结合总书记考察湖南以来工作实际,畅谈对践行“三高四新”战略的理解和落实情况,查找短板弱项,研究深化措施,展示一年来在真抓实干中取得的成就,体现湖南担当、展现湖南作为,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以高水平人才队伍支撑学校高质量发展努力在践行“三高四新”战略中干在实处
湖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唐亚阳
湖南科技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实施“353”战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以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支撑学校高质量发展,全面开启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新征程,努力在践行“三高四新”战略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湖南科技大学第三次党代会召开。
加强组织领导,团结凝聚人才
办好中国的事情,办好高校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学校牢牢把握党管人才原则,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把各类优秀人才团结凝聚在党的事业周围。
一是构建党管人才工作格局。发挥党委在人才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党委及时研究部署人才工作,谋大局、抓规划、把方向、保落实,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党委委员按照分工抓好分管领域的人才工作,校领导班子成员带头与人才交朋友、结对子。学校党委明确要求,党委书记要做“人才书记”、校长要做“人才校长”、教学院院长要做“人才院长”、机关直属单位处长要做“人才处长”。健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运行机制,形成整体推动人才工作的强大合力。在党委领导下,组织部门对人才工作牵头抓总、参谋统筹。建立健全校院领导直接联系服务人才工作机制,细化学校、学院和学科层面的人才队伍建设任务和责任,将人才队伍建设成效特别是人才引进与稳定工作成效纳入学校目标管理考核的指标体系,将人才工作列为基层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
二是创新党管人才方式方法。制定并实施《湖南科技大学新一轮处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方案》《湖南科技大学处级领导干部考核工作实施办法(修订)》《湖南科技大学“高层次人才发展支持计划”实施办法》《湖南科技大学海外优秀人才引进与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制度,把人才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轨道,为人才的健康成长和发挥作用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和法律保障。在强化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民意。例如:在研究干部工作时,成立调研组深入各基层单位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在民主推荐和考察过程中,注重听取人选所属的单位班子成员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意见。召开纪检监察、组织人事、教学科研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会议,集体审查人选资格,严把选人用人政治关、品行关、作风关、廉洁关。
“海牛Ⅱ号”刷新了世界深海海底钻机钻探深度。
坚持引培并举,打造人才洼地
学校坚持“创新引领、对标一流、特色发展、重点突破”工作方针,坚持引进和培育并举,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635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54%,博士占比64%。现有国家级人才称号21人次、省级人才称号72人次。
一是大力引进高端一流人才。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湖南省“三高四新”战略,依据学校中长期发展目标和学科专业布局需求,制定实施差异化人才引进计划,建立健全多元化柔性引进机制。实施“高端人才突破计划”,重点引进国家级、省部级人才计划入选者以及高水平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力争在两院院士、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人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高端人才实现新突破。实施“海外引才专项计划”,大力引进海外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国内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毕业的优秀博士,提高人才引进的整体质量。加大人才引进个性化支持力度,对于特别优秀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根据学科发展规划和实际需要,采取“一人一议”方式。“十三五”以来,学校引进优秀人才329人,其中:高层次人才42人,海外博士20人,国内博士267人。引进的万步炎教授及其团队研制的“海牛Ⅱ号”海底大孔深保压取芯钻机系统,刷新了世界深海海底钻机钻探深度(231米),标志着我国在这一技术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二是着力培育青年拔尖人才。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更加重视青年人才培养,建立健全青年人才支撑服务体系和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机制。实施“高层次人才支持发展计划”,引进和遴选了327名杰出人才和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湘江学者)、学术带头人、青年创新人才(奋进学者)。实施“卓越讲师计划”,评聘了34名德才兼备、教书育人业绩突出、深受同行认可和学生爱戴的本科课程教学卓越教师队伍,形成了教学、科研各类岗位教师和谐发展的人才队伍建设体系。实施“教师队伍国际化能力提升计划”,通过政府资助、学校资助、自费留学等项目,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青年教师到世界知名大学、师从一流导师开展为期半年以上的海外访学(合作研究)。实施青年教师职业导师制度,对青年教师职业发展进行“一对一”精准指导,对青年后备人才在出国研修、职称晋升、关键岗位聘任、绩效奖励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和重点支持。
湖南科技大学校门。
激励担当作为,促进人才发展
更加聚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方式,深化人事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一是突出实干实绩导向。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建立健全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的素质培养体系,日常考核、分类考核、近距离考核的知事识人体系,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人事相宜的选拔任用体系,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的从严管理体系,崇尚实干、带动担当、加油鼓劲的正向激励体系,着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制定实施《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办法》《关于聚焦全面实施“353”战略 持续推进领导干部担当作为的若干意见》等制度,牢固树立干部担当作为的用人导向。在干部提拔任用时,重点考虑在关键时刻、中心工作或在承担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新冠疫情防控和学校改革发展等急难险重任务中经受考验、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重点考虑在落实学校“353”战略、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中实绩突出的干部。
二是深化人事管理改革。完善教职工岗位聘用与考核管理办法,优化岗位设置和人员聘任考核,建立以分类管理为基础、以岗位职责为核心、以业绩贡献为导向的聘用管理考核体系。建立健全人员培训、晋升、转岗和退出机制,实现教职工个人与学校同步发展。克服“五唯”倾向,着力推进师德师风评价、教师教学评价、科研评价、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等方面改革,建立健全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的教师评价制度体系。推进用人评价改革,建立健全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的人才使用机制。完善绩效奖励分配政策,加大人才培养业绩权重,建立与岗位类型、业绩贡献直接挂钩的薪酬机制,激发各类人员创新创造创业活力。统筹事业编制与非事业编制人员管理,畅通职务职级“双线”晋升发展通道,引导教职工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加强实验室队伍建设,统筹规划图书档案、工程技术、信息技术、后勤服务等支撑队伍建设。
倡导尊师重教,加强人文关怀
更加聚焦大学文化建设,打造“创新科大、人文科大、奋进科大、幸福科大”,全面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持续提升广大师生员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一是营造尊师重教浓厚氛围。加大优秀教师奖励力度,健全教师荣誉制度,定期举办教师入职、教师荣休、关键岗位聘用仪式,激发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今年以来,专门设立了“校友奖教基金”“知止·致道育人奖”以及“光荣在校30年”荣誉纪念章,激励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师节等重大节庆主题活动,提升活动的仪式感、参与感、获得感。从2011年开始,十年如一日连续开展“教学礼拜”主题活动,固化为一种制度,升华为一种文化,营造了“尊重教师、关爱学生、礼拜教学”的优良校风。完善先进典型的发现培育、挖掘树造、宣传推广机制,近三年来,学校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夏昭炎、全国最美教师万步炎、全国模范教师钟新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刘绍明、首批湖南省岗位学雷锋标兵王育霖等一批教师典型。通过事迹报告、媒体宣传、学习表彰等形式,充分发挥典型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二是共建共治共享最美家园。持续推进平安校园建设,提升人防物防技防消防整体建设水平,成立了湘潭市首个全能高校警务中心,构建起报警服务室、人民调解室、心理工作室和风险评估办、联防联控办以及外管业务上门服务点“三室两办一点”综合治理体系,创造稳定放心的校园环境。持续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与中国联通湖南省分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推进5G技术在校园的广泛应用,构建智能化、一体化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环境,让师生少跑腿、数据多跑路,创造高效省心的校园环境。持续推进人文校园建设,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长效机制,每年解决一批“急难愁盼”问题;深化与九华和平科大小学合作办学,推进与湘潭市中学合作共建,解决青年教职工子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难题,创造温暖安心的校园环境。持续推进绿色校园建设,做好美化绿化以及老旧教学楼宇、教学基础设施、体育场馆设施等维护维修和提质改造工作,创造美好舒心的校园环境。
来源:红星云
编辑:李偲
校对:江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