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3月11日讯(通讯员 刘艳)“春风化雨育桃李,润物无声洒春晖。”绥宁县长铺镇第三小学语文教师向秀珍,20多年来一直默默地践行着自己的追求。
向秀珍的外公、父亲都是乡村教师,从小耳濡目染,她对教师这一职业充满了向往。中师毕业后,绥宁县瓦屋乡红旗小学是向秀珍的职场“第一站”。那是一所偏僻的农村学校,一把生锈的铁锁锁着满是杂草的操场,她的教师生涯就从卷起裤管除草开始。艰苦的教学条件,除了教材,没有任何教参,倒逼着她沉下心来钻研教材,思考如何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
她一直坚持学习,笔耕不辍,在省级刊物撰写和发表教育教学论文10多篇,参与省级课题2项并通过了省级鉴定。
2020年3月,在疫情阴影笼罩的情况下,她积极响应组织的号召,坚持给学生上网课。疫情期间,她所录制的《惠崇春江晚景》在全市中小学优质视频课征集和评比活动中荣获二等奖。她所执教的《低碳生活每一天》在湖南省思政课教师“立德树人”教学风采竞赛中获县特等奖、市二等奖。
作为班主任兼语文教师,她一直耕耘在教学第一线,在带好班的同时,于2019年、2020年参加了国培“送教下乡”的项目,并担任了国培小语三班的班主任。
小学班主任工作本来就千头万绪,又要管理来自关峡、武阳、李熙桥、红岩、白玉五个乡镇参加国培计划的教师,每天早出晚归、熬夜加班已成为了她生活的常态。向秀珍的脑部有一个小垂体瘤,又患有咽喉炎、颈椎病等职业病。10岁的女儿常常向她抱怨:“妈妈,你就光顾着工作,心里还有没有这个家?有没有我?”向秀珍非常愧疚,可繁重的工作任务令她脱不开身。
绥宁地广人稀,学校分布零散。县城距基地校武阳学校有28.3公里,到最偏远的白玉学校有63公里。2019年11月恰逢寒潮来得早,每次上基地校培训的日子都是天寒地冻,天未亮培训师们就要出发。向秀珍要起得更早,不仅要做各项准备工作,还得开车去接各位培训师。学员们都说:“培训师太辛苦了,我们都不好意思说累了。”
2020年11月,为呈现一堂精彩的展示课,最偏远的白玉学校教师马丝燕打电话给向秀珍,希望培训师们能去现场指导研课磨课。关峡学校老教师杨焕秋与向秀珍等四位培训师驱车赶往白玉学校,车行至李熙桥与白玉交界处,遇到道路塌方,等工程队清除完障碍,向秀珍一行赶到白玉学校时,学校已经放学了。向秀珍带领老师们扮演学生,配合马丝燕上课,然后又反复观看马丝燕给孩子们上课的课堂实录,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见。马丝燕执教的《搭船的鸟》最终被评为县优秀展示课。向秀珍所在的小学语文三班也被评为“国培计划”2019绥宁送教下乡项目优秀小组。
20余载岁月风华,向秀珍一直秉持对教育的初心,以爱人之心温暖和陪伴学生的成长,做一盏明灯,照亮他们前行的路。她,愿意默默守望,为教师点灯,给他人鼓掌,发现并珍惜生活中的点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