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华声教育>文坛艺苑>正文

茶芽如有神,开笼芳香擢——著名茶文化传播者甘舒志评点陶澍茶趣诗意

2022-08-02 16:33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甘舒志] [栏目主编:雪马] [责编:黄爱民]

  (作者/甘舒志)

  陶澍(1778~ 1839),字子霖,号云汀,叉号桃花渔者,湖南省安化县小淹镇陶家湾人。他聪颖好学,才华横溢,胸怀大志,流传的故事、诗及联甚多,是清代拣梁之材,匡时救国之臣,有极强的改革精神,功绩辉煌。与林则徐、左宗棠、贺长龄、魏源交谊极厚,有的是他识拔而后居要职的。

  陶澍十八岁入县学成邑庠生,二十三岁乡试中举,二十五岁殿试取二甲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历任监察御史、川东兵备道、山西按察使、安徽市政使巡抚、江苏巡抚、两江 (辖今江苏、安徽、江西 )巡抚、太子少保、兵部尚书。为官清廉勤政,是乾隆大学士、礼部尚书纪晓岚的“贤徒”,是嘉庆帝的“干国良臣”,是道光帝的“爱卿”。

  陶澍的家乡盛产茶叶,可谓出门见茶,进门饮茶,劳动对象是茶,吃穿用靠茶,官府财源主要是茶。每到产茶季节,是茶香处处,茶歌阵阵,茶船串串,茶行座座。澍生于此,长于此,幼年时随家乡父老采荼、制茶、种茶。因此,对茶有较 深的了解,结下了不解的情缘。从这次发掘的诗词中看,可谓是宣传安化茶叶的力作,讲解安化茶叶的教材,了解茶农甘苦的歌词。为安化茶叶的发展,茶类的创新技术的提高,茶商的云集,市场的扩大,在历史上,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茱萸江竹枝词 (十首录二)

才交谷雨见旗枪,安排火炕打包箱。

菱蓉山顶多七伴,采得仙茶带露香。

长境短钎上山坡,白云深处有山歌。

棕树作衣蒲作笠,生来不解曩纨梦。

  从这两首诗中可以大概地了解安化茶叶生长发育,培育管理,生产艰辛,茶农苦乐。传说安化县芙蓉山有仙茶数丛,如采者可获利数倍。遇者当万事如意,饮者百病消除、延年益寿。因此,每年寻求仙茶的生产者,消费者不乏其人。

保和鼹簟试恭纪(二首录一)

内府新茶次第分,阶前五色绕仙云。

草茅十载书生事,三策天人蕃圣君。

  此诗成于嘉庆七年(1802)壬戍,四月二十一。陶澍二十三岁时面君殿试,中后较为欣慰喜悦而赋诗。此时此情,仍未忘掉茶叶,以茶起兴,表明了为君为民鞠躬尽瘁之情。此次殿试阅卷八人均记圆圈,为一甲二名榜眼,因试卷遗漏一字,四月二十四进呈时,改为二甲十五名进士。澍后有诗写道 :“商下由天自听之,等闲一字致差池。情同失马难言福,路为忘羊竞有歧”,以表遗恨之情。这次教训给他后来为官作人认真细致不无好处。

《咏安化茶》五首并序

  消寒第六会,吴兰雪舍人。陈石士编修、 朱兰友待讲、谢向亭编修、胡墨庄侍御、钱衙石农部同集印心石屋,试安化茶,成诗口首。量犟 南编修以事未与品茶之会,翼日诗先成,且索茶为赠,辄致头纲一饼,次原韵奉酬。

其一

令岁足桁乐,春来适云事。

长安诸故人,颇能盛筵席。

席设每见招,终日但为客。

今朝客忽来,例我具肴核。

冷盘三五陈,下箸无所获。

匪徒少羊羔,亦乃乏鸡趾。

斗酒兴未阑,四座欢弥剧。

旋闻蟹眼鸣,中有云腴碧。

我家茱萸江,乡物旧所积。

虽无甘露兄,犹足清两腋。

煮茗况家风,庭前余雪白。

其二

芙蓉插霞标,香炉渺云阙。

自我来京华,久与此山别。

尚忆茶始犁,时维六七月。

山民历悬崖,挥汗走跫蹙。

培根阅冬初,摘叶及春发。

冻雷一夜鸣,蓓蕾颖欲脱。

是名雨前香,采之日一撮。

未几渐蒙茸,卓立针抽铁。

是名谷雨尖,香气弥勃勃。

毛尖如鹤毳,挨尖类雀舌。

黄茶号晚出,味厚亦非劣。

方其摘取时,篮筐遍山岱。

晨穿苦雾深,晚焙新火烈。

茶成与商人,粗者自留啜。

谁知盘中芽,多有肩上血。

我本山中人,言之遂凄切。

其三

“宁吃安化草,不吃新化好”

宋时有此语,至今犹能道。

斯由地气殊,匪籍人工巧。

迩来地利尽,所产日以少。

变化及荃茅,夹杂或茶蓼。

遂夸东家施,貌作西邻姣 。

时俗但鹜名,讵易初终保。

臭味慎差池,我谓茶犹小。

其四

茶品喜轻新,安茶独严冷。

古光郁深黑,入口殊生梗。

有如汲黯戆,大似宽饶猛。

俗子诩《茶经》,略置不加省。

岂知劲直姿,其功罕与等。

气能盐卤澄,力足回邪屏。

所以西北部,嗜之逾珍鼎。

性命系此物,有欲不敢逞。

我闻虞夏时,三邦列荆境。

包匦旅菁茅,厥贡名即茗。

著号材所长,自昔功已迥。

历久用弥彰,暗然思尚褧。

因知君子交,味淡情斯永。

其五

我茶君未尝,和诗独先作。

妙语出清新,评骘精且确。

笔迅电飞腾,辞成珠错落。

固知胸怀闲,自具有丘壑。

著纸即烟云,一字不须酌。

拜贶岂寻常,翻觉琼瑶薄。

忆昨煮茗时,刚趁春雪渥。

人从一口分,趣比字题酪。

差堪润喉吻,未是劳辅齶。

坐中六七豪,意气殊脱略。

颇怪君未来,或者借辞托。

我意当不然,知君耽直谔。

朝来得君诗,洗我胸中恶。

余甘姓氏稀,顿令封侯廓。

茶芽如有神,开笼芳香擢。

一饼暂相酬,聊佐胡卢杓。

诗筒来往飞,知君烦吐握。

  以上五首五言古风,均系1815年即嘉庆二十年春写成。陶澍时年三十八岁,在京翰林院为官,特邀消寒诗社成员,品茶的赋诗,后和者如云,据说当时有专辑,传播全国。“印心石屋”四字是道光御笔所题。

  从诗中看出,陶澍谦和待人,清廉从政,才华出众,对茶叶情有独钟。

  从诗中看出,以茶待客,以茶赋诗,以茶赠友,以茶迎春,别具一番风韵。其一后二句“煮茗况家风”。以茶特别是以擂茶待客,是安化群众久远而普遍的风俗,“庭前余雪白”,扫雪烹茶,把诗人的雅气风流,把当时同乐的情景,深厚友谊,跃于纸上。正如“因知君子交,味淡情斯永"之句。

  从诗中看出,安化茶农当时的生产方式与艰辛劳动,茶芽的发育过程,及时采摘与茶叶品质关系,茶区的风土人情、讲述得详实。如农历六七月挖伏土,十月的冬培,及时分批采摘,高温杀青、高温初烘等,既是安化茶农的成功经验,也符合科学道理。

  从诗中看出,发展茶叶,安化有优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茶叶天然品质甚佳,众所公认。但由于粗制滥造,掺杂使假,影响了安化茶叶的声誉和价值。

  从诗中看出,安化黑茶特色与功能,诗人在“其四”中大书特树。同时准确地讲述了安化黑茶与边区人民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诗中写道:"岂知劲直姿,其功罕与等。”“所以西北部,嗜之逾珍鼎。性命系此物,有欲不敢逞。”

  从诗中看,安化茶农四季辛勤劳动,终身役役,卖好饮次,但由于清苛政猛虎,茶商重利盘剥,得来的仍是“棕树作衣蒲作笠,生来不解羡纨罗。”同时陶澍同情而悲切地在“其二”尾句写道:“谁知盘中芽,多有肩上血,我本山中人,言之遂凄切。”

教育维权
会员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师大附中 湖南师大二附中 长沙市北大新世纪恒定中学 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