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华声教育>教育新闻>正文

株洲市举行小学数学新教材研讨活动

2024-12-17 11:44   [来源:华声在线]   [责编:黄爱民]

  华声在线12月17日讯(通讯员 温玉婷 文晶)为深入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精神,细致研读并理解新教材,精准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与教学的核心难点,让核心素养在课堂中落地生根,12月13日,株洲市小学数学一年级新教材研讨课例展示活动暨“三新”背景下的一年级上册数学新教材研讨在株洲市实验小学举行。

  株洲市教科院小学数学教研员、特级教师谭志俐、荷塘区教育教学研究指导中心主任吴健、荷塘区小学数学教研员李瑜、天元区小学数学教研员郭永根、渌口区小学数学教研员刘爱华等出席活动。

图片 1.png

  本次活动由株洲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荷塘区教育教学研究指导中心及实验小学承办。

  株洲市实验小学的罗纯老师和一年级一班的孩子带来《排队问题》的课例展示。罗纯特别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经历用数一数、画一画,算一算等方法解决“两者之间有几人”的问题,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片 3.png

  株洲市景炎小学谭智文老师和一年级三班的孩子们带来《11~20的认识》整理和复习的课例展示。谭智文别出心裁地将复习任务融入“洞穴寻宝”情境,引领一年级学生沉浸式体验知识的探索、梳理与运用。通过三个层次分明的任务与结构化问题的探讨,学生不仅构建起网状知识体系,更点燃了学习热情,数感、符号意识与运用能力得以显著培养。

图片 4.png

  株洲市实验小学的张卫老师对罗纯老师执教的《排队问题》一课进行了以《历过程 习方法 展素养》为主题的课例解读。张老师从“巧设问题,经历解决问题全过程”“打通关联,促进知识结构化”“培养思维,落实核心素养”三个方面阐述了本节课的设计意图与亮点特色,让老师们对本节课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图片 5.png

  株洲市景炎小学的田蓉老师对谭智文老师执教的《11~20的认识》整理和复习一课进行了深度解读。她基于教学评的一致性,通过本节课学生“三个任务”的脉络,从教材分析、教学流程到特色提炼,精准解读课堂背后的教学智慧,为与会教师拨开迷雾,使其对教学理念、目标设定及潜在疑惑有了更为透彻的理解。

图片 6.png

  株洲市实验小学数学组教研组长颜瑜均老师进行了以《扬帆教材新海域,织梦数学新篇章》为主题的新教材校本研修汇报。从“以数学新知为舟,扬帆探索之旅”“以实践应用为桨,行稳教学之舟”“以成果展示为帆,展现教学风采”和“以反思成长为舵,引领未来方向”四个方面展开,向老师们介绍了荷塘区及学校对新教材研修的做法和成效,初步构建了“课标教材研读——单元集体备课——种子课例研究——骨干教师示范——其他教师实践”的新教材研修模式,为参会老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也进一步推动了小学数学新教材的有效落实。

图片 7.png

  株洲市教科院小学数学教研员谭志俐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总结和点评,她高度肯定了本次小学数学新教材研讨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并指出两节有深度的课例展示和解读对一线教师的日常教学有很大的启发,能够让老师们进一步认识教材,感受到教材编写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在教学中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她勉励大家要加强研究与实践反思,深研新课标,用好新教材,赋能新课堂,携手推动全市小学数学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

图片 8.png

  本次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通过课例展示和经验交流,让老师们对一年级数学新教材的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思考。大家纷纷表示,将以今日所思、所获为依托,积极钻研新课标,掌握新理念,用好新教材,赋能新课堂。

(一审:龙晓龙 二审:余画 三审:刘乐)

教育维权
会员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师大附中 长沙经贸职业中专学校 长沙市北大新世纪恒定中学 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