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彭静 通讯员 符文斌 彭秀林)1月12日早上9点半,严寒的天气里,永顺县第二中学异常热闹,44间考场陆续走进了1310名特别的“考生”,在中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与法治等10门学科领域进行业务比拼。
“考生”如高考般紧张
“41考场23号”是该县抚志学校校长肖飞的准考证号,按时到场、接受安检后在考场坐定,看着教室内的监控摄像头以及前后两名监考老师,肖飞“一下子有了‘高考’的感觉”,从教21年,当自己变成考生时,他还是很紧张。
这是肖飞第五次参加业务比拼,这一次,他参考的是小学科学,试卷发下来,总分100分的试卷,有20分理论知识、80分业务知识。“槭树种子靠什么传播?”看到这个题目时,肖飞皱起了眉头,“应该是‘风力’吧,不对,还是选‘动物传播’吧。”
11点半,肖飞提前交卷,走出考场便迫不及待地与其他老师对答案。“槭树种子靠什么传播啊,这道题选的是什么?”“风力传播”“啊,我以为动物传播呢”……
肖飞说,因为多年任教高年级科学,他对偏向低年级的知识有些生疏,以致模棱两可,“看来,基础知识也要温故知新才好”。
活学活用很关键
考场上,不少人认识彭丽君。2017年1月,彭丽君婉拒学校领导让她回家休养的好意,挺着七个月的孕肚参考的故事已经传为佳话。“每一次考试都是自省的好机会,不容错过。”为此,彭丽君克服困难积极参赛。
拿到试卷后,彭丽君快速浏览了一遍试题,不出所料,出题方式又有了新变化,“有一道题目大意是‘你很看好的一个篮球队,但是打球一直都输’,要求根据这句话填写歇后语‘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彭丽君说,以往命题大多是“根据前半句填写后半句”的题型,考的是记忆力,这个题型考的是对歇后语的理解,是活学活用的典型。“换成考生的身份,动手做一做考题,自己的教学思路也得到了极大启发。”彭丽君说。
一年一次的竞赛不仅提升了彭丽君的业务水平,也让她得到了加分福利。根据规定,各科目按照参考人数总数的8%、12%、20%的比例分别评定一二三等奖,获奖结果作为职称评审、进城招考、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彭丽君在2017年城区教师招考中,享受了二等奖加2分的福利。凭借优异的招考成绩和福利加分,她从农村的石堤小学考入了城区的灵溪五小任教。
学习考试是教师最好的保鲜剂
据了解,永顺县的教师业务考试内容覆盖中小学开设的各类考试科目,试卷总分100分,学科专业知识占80%,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及教育扶贫知识占20%。
来自农村学校、年过半百的数学教师张平直言:“过去30年的教学经验足以应对业务知识考试,我更希望通过考试学习行业知识和最新的政策法规,如《教师法》对老师提出了哪些师德师风要求,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能享受哪些扶贫政策……”张平说,考试让他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
为了公平公正展现教师个人业务能力,整个组考流程极为严谨。竞赛设置了44个考室,每个考室30人,混校编排座位,考室里安装了屏蔽仪、开启了视频监控;教师进考场须接受安检;并对有舞弊行为的考生给予师德师风一票否决的从重处罚。“学习考试是教师最好的保鲜剂。”永顺县教体局局长向琳说,已经举办到第五届的教师业务知识竞赛,如今已成了永顺县每年冬季的教育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