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华声教育>校园文学>正文

    甜蜜的回报

    2025-11-05 14:22 [来源:华声在线] [责编:谢 振 华]

    “马校,周同学说中午想来您办公室找您一下,给您一个惊喜。”班主任吴老师的这条微信,让我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惊喜?一个月前,这个女孩带给我的都是担忧的讯息啊。

    初遇:泪眼朦胧的女孩

    那是国庆假期后的第一个星期一。升旗仪式结束后,我在初中部一楼偶遇了正在打电话的周同学。她眼眶泛红,声音哽咽,手指不自觉地缠绕着电话线。这个细微的动作暴露了她内心的焦虑与不安。我注意到她的情绪,在一旁耐心等她结束通话后,便轻声邀请她到一楼的会议室细谈。

    这个初一的女孩渐渐敞开心扉:因为家里住得比较远,父母为了让她接受更好的教育,送她来校寄宿。然而开学至今,她始终难以适应——频繁胃痛、课堂上忍不住落泪、九月份累计请假已达两周。这次打电话,就是要求家长来校接自己回家。

    “其实学校里一切都好,老师同学也没有矛盾,但我就是觉得难受……”她低声说道。我意识到,这种无法归因的“难受”背后,是典型的适应性障碍表现。如果只是简单安抚或强制留校,可能加剧她的无助感,甚至引发厌学情绪。

    我递上纸巾,安静地陪伴她宣泄情绪。其间仅简短告知班主任“学生平安,正在沟通”。哭泣渐止时,我进一步了解到,孩子觉得班主任老师对她反复请假感到不耐烦,而她对自己的情绪失控也感到羞愧。

    吃糖可以让人快乐哟

    我将她带到办公室,分享了自己适应新环境的经历,并告诉她:“当你感到无法控制情绪时,随时可以来这里——如果我在,我们可以聊聊,如果我不在,你也可以把这里当作安全角落,哭一场也没有关系。”随后,我递给她一颗糖:“吃点糖可以让人快乐的哟。”

    见她仍深陷低落,我灵机一动,从书架上抽出《丰子恺散文集》,找到《华瞻日记》请她大声朗读。文中“孩子与成人视角差异”的描写,悄然触动了她的思考。她开始意识到自己对老师态度的解读可能只是单方面的理解——事实上,据班主任与我的事后沟通,她早已关注到这个孩子:军训期间就想家,就已单独谈心三次,还细心观察到孩子确实身体不适,建议家长带去医院检查。

    周同学的脸上终于有了笑容。但在问及回家问题时,她沉默片刻,还是提出:“我只请一天假,可以吗?”从“要回家”到“只请一天假”,这微小的变化已是进步。

    在办理了请假手续后,我借给她五元车费,叮嘱她到家报平安,并温和补充:“明天这个时间,我在这里等你回来,我们再聊一些有意思的事呗。”

    “我来哭过了”

    第二天,我从学校大群里找到班主任的微信并添加为好友,把我与周同学的沟通经过发给她。同时,我也从班主任处得知,周同学的父母又为她请了一天假。我请班主任转告她:“我在学校等她。”

    第三天上午,我陪同访客参观校园时,终于见到了返校的周同学。她手里紧紧攥着我借给她的《丰子恺散文集》,一见到我,便从口袋里掏出五元钱递过来,并准备还书。我轻声问她:“书还没看完吧?”她点点头。我说:“那就看完了再还我。”这时,她眼圈微微泛红,带着一丝依赖问我:“马老师,我什么时候可以来找您?”

    我与她约定下午放学后,她却小声而急切地请求:“我想中午吃饭的时候就在食堂找你,可以吗?”我当即答应——我明白,对她而言,主动提出见面时间,是建立安全依恋的重要信号。

    然而,十分抱歉的是,我中午意外爽约了——上午的会议拖延至十二点一刻才结束。等我赶到食堂,早已不见她的身影。手机上有她父亲的未接来电,已是8分钟之前。我匆忙在一楼完成陪餐后回到办公室,却发现桌上多了一张字条:

    “马老师,我来哭过了。我晚上还会来的。”

    这张字条像一句无声的诺言。下午放学时分,我不敢再离开,在办公室静静等候。她果然如期而至。

    跑道上的闪光点

    令人欣慰的是,她的情绪明显开朗了许多。我请她吃了几颗红枣,又陪着她去学校操场散步,交谈中我惊喜地发现她竟有跑步特长,400米能跑1分20几秒。体育老师确认这个成绩对于未经系统训练的学生而言相当出色。

    我鼓励她与同学们一起跑了一场。尽管她仍因未达到自己最好的成绩而有些懊恼,但一位初三学姐的真诚赞叹:“天哪,我初一的时候才跑1分50几秒呢!”这句话让她脸上第一次露出了腼腆而真实的笑容。

    我们商定,让她先进入体训队试训一个月。

    成长的烦恼与选择

    进入体训队后的第一天傍晚,她再次来到我的办公室,不过,这次有体训队的姐姐陪伴。哭过一场后,我再次教给她舒缓情绪的办法:可以像上次一样大声朗读,也可以在操场上跑两个圈,还可以多想一些快乐的事情。

    与此同时,我与吴老师保持着密切沟通。我们形成了一个无形的支持网络——吴老师在班上发掘她的特长和优点,将她的手抄报作品张贴在教室展示栏,寻找各种机会表扬她;我则提供情感支持和安全空间。随着时间推移,变化悄然发生。吴老师发来好消息:她主动找老师补习落下的功课,晚自习下课主动问同学问题,适应能力在不断增强,三个多星期了,她再也没有请过假,情绪也逐步稳定,再也没有在课堂上默默流泪的情形了。

    然而,新的挑战也随之而来。吴老师转达了她的犹豫:“她觉得去田径队有点压力,训练紧张,学习跟不上。她想暂时调整,但又怕辜负您的期待。”

    我请吴老师转告:无论她做什么选择,我都会支持她。

    双份的甜蜜

    转眼一个月过去了。午后,周同学如约而至,脸上带着藏不住的雀跃。她小心翼翼地从背包里掏出一个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礼物,郑重地双手递到我面前。

    我慢慢拆开包装,一个星形的玻璃瓶映入眼帘,里面装满了大白兔奶糖。我不禁笑了:“你在我这里吃了一颗糖,还我一瓶糖吗?”

    她眼睛弯成了月牙:“您说过的,吃糖心情会好的!”

    我珍重地将星形玻璃瓶放在办公桌中央,透过玻璃,奶糖显得格外晶莹。“我在想,这瓶糖特别甜。”

    她开心地笑了。

    下午,吴老师也发来信息:“周同学今天也给我送了一盒大白兔奶糖,非常意外,超级感动。”

    从一颗糖到一瓶糖,这不仅是糖果数量的增加,更是一个孩子从情感枯竭到心灵丰盈的转变过程。在这条成长之路上,我与班主任形成的教育合力,如同阳光雨露,滋养着这棵曾经风雨飘摇的幼苗。

    如今,这棵幼苗已经能够在阳光下自信地微笑,而那份甜蜜的回报,将会一直温暖着我们每个人的教育人生。

    (作者/马金鑫 湘潭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校长 )

    责编:谢 振 华

    一审:黄爱民

    二审:蒋宇

    三审: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

    会员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师大附中 长沙经贸职业中专学校 长沙市北大新世纪恒定中学 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