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华声教育>人物>正文

    新宁县芙蓉学校教师姚斌:深耕方寸守初心 立德树人铸师魂

    2025-07-08 15:12 [来源:华声在线] [责编:谢 振 华]

    华声在线通讯员 李娴

    姚斌,2001年毕业于武冈师范学校。怀揣教育热忱的他于次年站上三尺讲台,迄今已在教育沃土上默默耕耘了二十三个春秋。从青涩的青年教师到如今的新宁县芙蓉学校办公室主任,身份在变,但“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信念始终未变。2004年,他通过自考获得湖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专文凭;2016年,又函授取得邵阳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文凭,只为让自己的学识之泉永不干涸,得以给予学生更加清澈的知识甘露。

    以爱为壤,滋养每颗童心

    “教育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这是他从教多年最深的感悟。在芙蓉担任班主任的两年里,他总以慈父之心待生,视每个孩子为夜空中独一无二的璀璨星辰。34班的孩子们:性格孤僻的小妍总低着头,仿佛把自己藏在角落里;调皮的小豪上课总爱摆弄文具,眼神很少停留在黑板上;学习懒散的小洋,作业本上常留着大片空白……每天清晨,他总会提前半小时站在教室门口,看孩子们是否到齐,天冷时摸摸他们的衣角够不够厚,天热时提醒他们多喝温水。对小妍,他特意委以她“早读小老师”的重任,让领读的声音成为她自信的源泉;对小豪,他常于他的作业本上留下长长的鼓励之语,即便是“今日坐姿甚正”这般细微之处亦不吝赞美;对小洋,他悄悄和他约定“每天进步一点点”,用期待的目光见证他的改变。他坚信,没有捂不热的心灵,只有没到位的关爱。爱,藏在琐碎的日常里:是雨天给忘带伞的孩子递上雨衣,是课间帮受伤的学生处理伤口,是放学后留下来听内向的孩子讲心里话。渐渐地,小妍敢抬头笑了,小豪的文具不再“乱跑”了,小洋的作业本写满了字。那年,34班获评“最美班级”“优秀班集体”,姚斌也收获了“校优秀班主任”的荣誉。

    以智为灯,照亮求知之路

    23年来,他始终扎根教学一线,教过数学、道德与法治、体育等多门学科。有人说他是“全能教师”,但他知道,能驾驭多学科的底气,来自对每门课的深耕。为使数学公式摆脱枯燥,他匠心独运,将其编织成旋律优美的儿歌;在体育课上,他把团队合作的道理藏进游戏里,让孩子们在奔跑中领悟协作的意义。“每个孩子都渴望被看见”,他在教室后墙设了一块“星光荣誉榜”,谁上课积极发言、谁作业写得工整、谁主动帮助同学,就能贴上一颗星星。一周一小评,“星光”最亮的孩子当“本周组长”;一学期一大评,“星王”会收到他手写的奖状。小小的星星像种子,在孩子们心里种下了上进心:课堂上举手的人多了,作业本上的字迹工整了,课间打闹少了,互助的身影多了——班风学风,就在这点点星光中悄然绽放。

    以巧为径,培育良好习惯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在班级管理中,他总想着“授人以渔”。他让班委们各司其职:班长统筹全局,值日组长管早读和课间操,学习委员和课代表盯作业,每个人都是班级的“小主人”。在一次外出培训后,他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在早读课上自发领读,课间操时队伍整齐划一,作业也收得井井有条——这让他意识到,通过自主学习培养的好习惯已经生根发芽。他会抓住每个教育契机:国庆节时,带孩子们读红色故事,在心中播下爱国的种子;植树节时,和他们一起给小树挂自制的“成长标签”,让“守护”住进心里;母亲节时,教他们给妈妈写贺卡、做力所能及的家务,让感恩自然地流露。这些细碎的教育,就像春风化雨,慢慢教会孩子们如何做人、如何生活。

    以研为翼,追求教育极致

    “教而不研则浅”,他从未停下探索的脚步:积极参加教研活动,视每次讨论为宝贵的学习契机,积极敦促青年教师参与公开课、开展课题研究,并携手他们精心雕琢教学设计;在反复实践中,总结出“实验引导探索教学法”“问题模式教学法”,让课堂效率更高、孩子们学得更欢。2024年,他参加湖南省集体备课大赛,荣获湖南省三等奖。同年,姚斌荣获“新宁县骨干教师”称号。这份荣誉,不仅是对他深耕教坛二十余载的肯定,更是对其专业素养的生动注解——它如同一枚淬炼多年的勋章,既映照着他在教学沃土上的执着耕耘,也彰显着他以专业之光点亮学子求知路的深厚积淀。除教学工作以外,姚斌还挑起了学校办公室主任的重担。他秉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在办公室管理、政工管理、督查落实、师德师风建设、清廉学校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等各项工作中深耕细作,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温润而坚定的力量。

    以协调为笔,绘就每处政务

    作为学校办公室的“操盘手”,他始终以“绣花功夫”打理着学校的“神经中枢”。从会议议程的精心雕琢到文件起草的简洁明了,从部门协同的巧妙协调到对外联络的热情周到,他总能以清晰的脉络梳理繁杂,以严谨的态度对待细微。“办公室的工作,既要见‘树木’,更要见‘森林’。”他常这样叮嘱团队。疫情防控期间,他是24小时在线的“调度员”,用精准的指令织密防控网络;教学活动中,他是默默兜底的“保障员”,以周全的服务让师生心无旁骛。那些深夜亮着的灯光、案头码齐的卷宗,皆是他以实干守护学校运转的注脚。

    以清廉为底,涵养每缕风气

    在清廉学校与师德师风建设中,他是坚定的“护旗手”。他执笔写下《清廉学校建设实施方案》,让“清廉故事分享会”如春风化雨,让“廉洁从教承诺书”似警钟长鸣,让清廉之花绽放在校园每个角落;他精心策划的“师德师风提升工程”,凭借“师德标兵巡讲”树立典范,通过“警示教育课”划清底线,引导教师们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诚,守望教育初心。当“清廉学校示范校”的牌匾挂上校门时,那光里,映照着他无数个伏案构思的夜晚,也藏着他对“清风化雨”的执着坚守。他以对师德师风建设的深刻理解与扎实行动,成为践行师德规范的标杆,2023年,凭借在推动教师队伍师德素养提升、营造风清气正育人环境中的突出表现,姚斌获评“新宁县师德师风建设先进工作者”。这份荣誉,是对他始终将师德师风视为教育生命线、用心耕耘师德建设沃土的有力见证。2024年下学期暑假,在新进教师培训活动中,他以深厚的教育积淀为墨,以生动的实践案例为引,开设了关于师德师风的专题讲座,如春雨般浸润着新教师的心田,赢得了在场同仁的一致赞誉。

    以书为舟,摆渡教育星河

    2023年2月,学校启动阅读打卡活动,作为办公室负责人的他,接过了推动这项工作的重任。起初,面对“每天阅读30分钟并撰写笔记打卡”的要求,不仅同事们犯难,他自己也坦言“一年难翻几页书”。但他深知,教育者必先受教育,便从《在学校,我们怎样做中层》这本专业书籍起步,带着行政团队啃下这块“硬骨头”。880天的活动周期里,他个人打卡614天,陆续读完《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办学行动纲领》《高手教师》等16本书籍。他的阅读不局限于专业领域,茅盾文学奖作品与国外名著的浸润,让他在理性之外更添人文温度。这种积淀不仅滋养了自身,更转化为推动全校阅读的动力——如今阅读活动已推广至全体教师,成为芙蓉校园最动人的风景线。2023年,他获评新宁县“书香教师”,这份荣誉恰是对他以书为舟、摆渡教育星河的生动注解。

    23年教坛路,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他用实干诠释担当,用奉献书写初心。在他的带领下,学校的办公室工作效率持续提升,思政工作亮点纷呈,清廉校风日益浓厚。他常说:“能为学校的发展出一份力,为师生的成长搭一座桥,就是我最大的幸福。”这份朴素的话语,正是他深耕教育沃土、践行育人使命的生动写照。

    责编:谢 振 华

    一审:黄爱民

    二审:印奕帆

    三审:石伟

    来源:华声在线

    会员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师大附中 长沙经贸职业中专学校 长沙市北大新世纪恒定中学 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