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华声教育>校园动态>正文

    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融安全素养于思政教育 筑职教人才发展根基

    2025-07-08 14:21 [来源:华声在线] [责编:罗 江 龙]

    华声在线通讯员 黎良武 杨洋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深刻把握“没有安全这个‘1’,其他都是‘0’”的育人逻辑,创新构建“四习惯五技能”安全素养教育模式,将安全教育与思政工作深度融合,为培养新时代技能人才探索出一条特色育人路径。

    以“融”破题:安全素养教育是思政工作的天然土壤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存在安全意识薄弱、安全技能缺失、行为养成不足等现实问题,成为人才培养的潜在风险。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以“四习惯五技能”(即培养文明礼貌、遵纪守信、劳动卫生、读书健身四种习惯,掌握应急救护、消防逃生、心理调适、职业安全、反诈防身五项技能)为抓手,为培育技术技能人才筑牢安全基石。

    安全素养教育绝非单纯的知识传授或技能训练,其内核蕴含着丰富的思政价值。“文明礼貌”“遵纪守信”等习惯养成,直接呼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文明”“法治”“诚信”的要求;“应急救护”“心理调适”等技能培养,彰显生命至上、责任担当的深刻内涵;“劳动卫生”“职业安全”等实践要求,是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职业操守的生动载体。学院将安全素养教育视为拓展思政工作广度、深度与温度的重要契机,通过系统性设计,将其全面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使安全素养成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标配”,更成为思政教育落地生根的沃土。

    以“融”立制:构建“345”融合育人体系

    学院创新构建“三机制、四体系、五结合”的“345工作模式”,为安全素养教育与思政工作融合提供制度保障。

    “三机制”筑牢融合根基。组织领导上,成立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的领导小组,制定《“四习惯五技能”安全素养教育总体方案》,纳入学院发展整体规划,确保顶层设计科学、资源投入有力。投入保障上,坚持“预算单列,优先保障”,斥资建成集五大功能区于一体的智能培训基地,为融合教育提供硬件支撑。激励约束上,将“四习惯五技能”作为必修课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学分管理,考核结果与评优评先、毕业资格挂钩,确保“全员覆盖,个个参训,人人过关”。

    “四体系”贯通融合路径。课程内容体系,开发“1+5”(应知安全知识+应会五项技能)模块化教材,将安全知识技能系统化、规范化。分层教学体系,实施“专通结合,分层分类”教学,相关专业深化为专业课,其他专业作为通识必修课,实现“岗课赛证”有机衔接。考核评价体系,创新“线上理论+线下实操”考核模式,利用信息化平台提升效率,确保评价科学有效。师资队伍体系,打造“内培外引”专兼结合师资队伍,选派教师考取专业资质,聘请红十字会、公安、消防等专家入校授课,提升融合教学的专业与权威。

    “五结合”深化融合实效。与思政教育结合。深度挖掘安全知识技能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如应急救护培训融入生命至上、人道主义精神;遵纪守信要求强化规则意识与法治观念;劳动卫生习惯培养艰苦奋斗精神。将安全实践转化为生动的思政课堂,实现安全素养与思想境界“双提高”。与专业教育结合。将安全要求深度嵌入专业课程与实习实训。如养老、婴幼儿护理专业学生需考取应急救护证;人力资源、社会工作专业鼓励考取心理咨询师证。实现安全素养要求与专业能力培养“双提升”。与志愿服务结合。组织学生深入社区、企业开展应急救护普及、消防演练、关爱特殊群体等活动。近两年参与志愿服务超2000人次,无偿献血超1000人次。在服务社会的实践中深化对责任、奉献的理解,实现知行合一。与实习实训结合。严把实习“安全关”,将安全培训与考核作为实习前置条件,并将安全教育贯穿实习全程。违反安全纪律即视为实习不合格,强化规则意识与职业安全底线。与就业创业结合。将“四习惯五技能”学习成果及证书纳入学生求职简历,成为综合素质的有力证明。学生扎实的安全素养与良好行为习惯深受用人单位青睐,近几年学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以“融”促效:育人质量与安全根基双提升

    “345”融合模式的实践,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育人成效与安全效益。

    行为养成蔚然成风。“读书健身”成为校园常态,“遵纪守信”化为师生共识,“劳动卫生”融入日常习惯,“文明礼貌”处处彰显。校园环境整洁有序,学院获评“省文明高校”“省直机关文明标兵校园”。安全屏障坚实筑牢。学生安全技能显著提升,仅2024年培训12000余名师生取得应急救护证书。近年来未发生火灾、心理健康、安全事故等极端事件,连续获评“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思政教育提质增效。通过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学生高度关注、切身相关的安全教育,增强了思政课的亲和力与实效性。受到中国红十字会、省政府以及省委教育工委肯定。学院先后获评“湖南省高校无偿献血先进单位”“湖南省互联网+人道资源动员爱心单位”“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单位”“全国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单位”“2024年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先进单位”;受到中国老促会的充分赞誉,成为湖南唯一一所获评“革命老区职业教育示范案例院校”称号的高校。

    以“融”致远:探索职教育人的本土经验

    站在全面提升育人质量的新起点上,学院实践启示我们,安全素养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需要更深邃的理论自觉与实践定力。

    “融”是理念,更是责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刻认识安全教育关乎学生生命、家庭幸福、社会安宁,是服务湖南“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的基石。必须摒弃“安全是附加项”的旧思维,将其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常抓不懈。

    “融”需机制,贵在长效。习惯养成与素养提升非一日之功。必须构建起领导有力、保障到位、评价科学的长效机制,将安全教育固化为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环节。正如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教学做合一”,唯有将机制内化于日常教学与管理,方能实现安全素养培育的常态化、长效化。

    “融”在实践,赢在转化。安全素养的价值最终要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要畅通学生将所学安全知识技能转化为服务社会、保障发展的行动路径,使“知安全”真正内化为“行安全”,让青年学子在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实践中砥砺品格、升华价值。

    安全是发展的基石,育人是教育的根本。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以安全筑基、以思政铸魂,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育人范式。这一探索证明,当安全素养深植于思政沃土,职教人才的成长之树必将更加茁壮。

    责编:罗 江 龙

    一审:黄爱民

    二审:印奕帆

    三审:石伟

    来源:华声在线

    会员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师大附中 长沙经贸职业中专学校 长沙市北大新世纪恒定中学 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