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5月10日讯(通讯员 王丹)5月7日下午,湖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导师团队率16名研究生,来到湘潭市雨湖区九华和平将军渡小学开展教育实践访学活动。本次活动依托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数据驱动的高中生物精准教学课例设计研究》(编号:XJK23CJC028),聚焦“教学评一致性”理论在基础教育中的实践路径,通过课堂观摩、案例研讨与教学设计,探索数字化工具与逆向教学设计的融合应用。
活动伊始,九华和平将军渡小学信息中心主任王丹介绍了该校在数字化建设中的创新实践,重点演示了AI课堂观察系统如何助力教师精准分析教学行为、优化课堂设计。
随后,湘潭电机子弟中学曹圆龑(省规划课题主持人)结合省级一等奖课例《DNA的复制》,分享了在PICRAT理论模型下“教学评一致性”在教学设计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学生平板等数字工具,研究生直观体验了数据驱动下学习目标、评价任务与教学活动的动态衔接。
在文献共读环节,团队围绕知网文献《教学评一致性的背景追溯、理论内涵与安全分析》展开深度研讨,结合逆向教学设计“三步法”——编制学习目标、设计评价任务、组织教学活动,剖析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路径。通过抢答互动,研究生们进一步厘清了“教学评一致性”的核心内涵,即“所学即所教、所教即所评、所评即所学”的闭环逻辑。
实践环节,研究生分组选取高中生物必修一课题,以“逆向教学设计”为框架,将学习目标、评价任务与教学活动深度融合。各小组通过思维导图呈现设计思路,并借助4K海报纸进行可视化展示。曹圆龑总结道:“逆向设计让学习目标更清晰,评价任务成为课堂推进的‘导航仪’,这对未来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活动尾声,教师发展中心毛方吉老师以AMPADO学术模型总结全程,强调“实践+研究”是AI赋能教学的核心路径,并呼吁即将投身教育事业的准教师们积极投身研究实践与应用,共同为教育未来贡献力量。
此次活动不仅为研究生提供了沉浸式实践平台,更推动了高校研究与一线教学的深度对接。未来,双方将继续探索数据驱动下精准教学的新模式,为培育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新时代教育人才注入新动能。
责编:谢 振 华
一审:黄爱民
二审:印奕帆
三审:石伟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