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华声教育>文坛艺苑>正文

向母语传统借路 当代诗歌柳暗花明——读解智伟的诗|傅高潮

2022-01-04 15:14   [来源:汉口光达人民号]   [栏目主编:雪马] [责编:黄爱民]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袁循曾指出:“平凡的世界总有如此多的迷惘与苦难的心灵,无情的历史中总有如此多被裹挟和被抛弃的灵魂。诗人应当理解一个时代的艰难,更应该承担一个时代的良知”。


  向母语传统借路丨让文学死里逃生……

  ——检视解智伟的诗歌之路

  作者:傅高潮

  

1.jpg

  (傅高潮,原供职于罗田县文联,1996年下海,先后任卓尔集团副总经理、副总裁、董事局副主席、党委专职副书记至退休,现任湖北省炎帝神农故里基金会理事长。)


  9月初,解智伟诗集《借路》由武汉出版社推出……

  9月8日,武汉炎黄文化研究会主办解智伟诗歌作品研讨会……

  9月20日,湖北儒释道文化发展公司主办解智伟诗歌作品分享会,FM101.8武汉音乐广播全程直播……

  9月21日,由武汉炎黄旅游文化促进会主办,湖南好声音艺术交流会、雨音潭艺术频道协办的“中秋.今夜月色更浓”——著名诗人解智伟原创作品云中诗歌朗诵会在武汉、北京等地的九大微信群同步直播……

  10月14日,德馨朗诵艺术团在湖北广电的老友直播栏目演诵了解智伟作品……

  10月22日,德馨朗诵艺术团在贵缘堂举办了解智伟诗歌作品演诵会……

  11月6日,长江微雨书社主办了解智伟诗歌作品专场诵读会,武汉广播电视台做了新闻报道……

  11月9日武汉知音读书会在品臻空间举办了解智伟诗歌专题赏析会……

  

2.jpg

  当今诗坛,百花争艳,但在这百花丛中,有太多的俗不可耐,也有太多的无病呻吟,更有污人耳目的生命败象。解智伟的诗,是我读到的、欣赏的一个例外,他的诗之雅,每一首读着无不令你身临其境,而且凡是喜欢他的诗的读者,不是一般的喜欢,是像喜欢唐诗宋词的那种喜欢,因为他的诗总是把唐诗和宋词融合在一起,使人读起来既有唐诗的豪放,也有宋词的婉约,那种味道,既是大快朵颐的满足,亦是细品新茶的清新。笔者在拿到诗集《借路》之前,只读过他《狼狈之恋》、《为爱保镖》、《转回前世,我到宋词里去找你》等几首诗,从那几首诗中,我就觉得他的不同一般人的诗,总是别出心裁,独辟蹊径,从古至今,人们总是把狼和狈称为狼狈为奸,而他写的却是狼狈之恋,大凡男女之间爱得死去活来时,都称其为为情所困,而他写的却是为情保镖,我们想起苏东坡,只会诵读一下他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或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而他想到的是“转回前世,我在宋词里找你”……


  我与解智伟认识的时间不长,刚开始从朋友圈中读到这几首诗时,就被其深厚的文学功底所折服,及至近期获赠他的新诗集《借路》,更是觉得他的文思就像一座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宝库,从他的笔端流出的诗行所涉及的经书、子注、国学、神话、传说无所不包。《借路》涉猎如此之广的历史内容,涉及如此之多的人物故事,一般来说,很容易让诗的语言流于杂乱,或者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不同的人物故事的表现上难以统一风格,但是,解智伟没有轻易陷入这种陷阱。不管是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演化过程,还是历朝历代的人文故事,在《借路》这本135首诗的集子中,都能找到每个时代所留下的缩影。

  01诗风厚重来自文化的沉淀

  解智伟做过报纸编辑,也当过杂志主编,既是诗人,又是艺评人,他从事过的都是现代文化艺术方面的工作,可他的血液里却流淌着唐诗宋词的韵律,这种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淀成就了解智伟的特有诗风。检视他所有的诗,就会发现基本与传统文化、国粹、诗词、神话有关联。如,在诗集《借路》第三辑《江湖吟》中,写了《情色刀客》、《书剑情侠》、《二泉映月》、《四泊枫桥》、《一个人的天涯》等,在第四辑《青衣》中,写了《青衣》、《洛神赋》、《倩女幽魂》、《凤求凰》、《王昭君》、《杨贵妃》、《李清照》、《白蛇传》、《西厢记》、《牡丹亭》、《邓丽君》等,在第五辑《倦客红尘》中写了《倦客红尘》、《白露为霜的伊人》、《采霞》、《西施砂》、《三生三世桃花》、《九尾白狐》、《别梦阑珊》、《凄清凉州词》、《谁弹痛了十八拍的胡笳》等,在第七辑《英雄》中,写了《屈原》、《荆轲》、《岳飞》、《林冲》、《霸王别姬》,在第十五辑《落花时节》中,写了《清明》、《和古人一起过中秋》、《七夕,相思如瀑》、《中元节,燃灯为祭》、《重阳遣怀》、《冬至》,这些中国古典文化中的经典,他都能信手拈来,经韵成诗。

  

3.jpg

  解智伟写中国的国饮茶叶,他以《中国茶》为题,连写四首,如《心若千年茶》中,“以西风瘦马换茶,撩开一帘春梦的茗香人家,她从茶市归来,羞若红霞,漭水源头,我不识茶道,一棵茶树与我在丛林里迷失了一千年,直到一杯绿色吐芽”,而且,诗人把我们的国饮形容得是如此美妙,有了茶,“原来的枯荣槁态,都可以在苦水里放下,就算隔了千年,也能冲出一身禅色如诗如画”,在诗人的遥想中,“口含树叶的祖先,围绕古老的茶树摆手,传说太多,我把一壶茶喝成晚明清初的风月词话,红泥小炉正好煮茶,我独坐在茶砖围砌的城墙内,古炭还没有燃尽,喝水的月,跑进杯里,看一盏春色到底是有涯还是无涯”。读到这儿,大有一种在寻常一样的窗前月下,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的清新、隽永的意境,让人回味无穷。


  在另三首写茶的诗中,既有佛性,也有禅意;既有故事,也有对不同茶品的解析。如“一片树叶,落在水中炼成茶,于是,一杯水有了禅的味道,一片玉壶冰心的清雅,第一口苦涩,是禅与人的第一次对话,炭火烧烤,然后是不断揉捻和挤压,根根挺立的茶魂,表达了树的想法”,这是禅定,而“恬读,才是禅学中虚空自味的精华,一杯水洗去的苦,浮出风情云淡的紫霞,一片叶子禅定在水下,自性而见,舒展如画,品茶见佛,菩提心纯净无暇”,这是佛性,恬淡参禅,品茶见佛,用一杯水洗去尘世间所有的苦厄,但凡读诗人哪怕有一点点缘分,佛的灵光便会撒上心头。

  诗人笔下的中国茶,用古代的壶,泡出了千年不变的澎湃,从红茶中,能喝出历史砍伐与厮杀,从绿茶中,能看见水被“毛尖”刺痛的伤痕,既有南隐大师对凡夫俗子不能超脱自轮回无始以来颠倒妄想的悲悯,还有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的哀叹,那段“一瘦再瘦的秋雨,还是淋湿了半壁河山,李煜捧着茶,呷着不肯破碎的眼泪,一江向东的春水,在心里哽咽与低吟”,写尽了南唐李后主这位亡国之君国破家亡后无尽的凄苦与悲伤。

  02时代良知成就的诗人情怀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袁循曾指出:“诗是情怀,好诗绝不应当是‘小资情调’,一流诗人也绝不会‘躲进小楼成一统’,平凡的世界总有如此多的迷惘与苦难的心灵,无情的历史中总有如此多被裹挟和被抛弃的灵魂。诗人应当理解一个时代的艰难,更应该承担一个时代的良知”。解智伟的诗正是这样,善于发现过去的现在性,并以独到的眼光审视历史,以古鉴今。

  

4.jpg

  在《中国书生》这首诗里,诗人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骆宾王以《咏蝉》诗表达哀愁、悲伤之情,到韩非悲慨廉洁正直之士不能见容于邪妄之臣而著《说孤》;从司马迁惨受腐刑忍辱一生著成《史记》,到北魏崔浩被诛九族的国史之狱;从北宋苏轼遭遇乌台之案,到春秋时期孔子(后世被尊为圣人)的陈蔡之困;从近代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三境界,到清华四子之一的朱湘纵身跃入长江;从怒摔宝壶的现代作家老舍,到悲愤问天的楚国大夫屈原;从当代著名散文作家李广田,到明朝末年大学者暨民族英雄陈子龙;诗人在诗的前65 行写了有名有姓有故事的书生14人,无名无姓被秦始皇埋坑的不计其数,解智伟在用一个正直的书生的笔(他是文人,当然也是书生),为历朝历代含冤死去的书生们招魂。诗人笔下有名有姓的14位书生,几乎有一多半是投水而死,骆宾王、杜甫、王国维、朱湘、老舍、李广田、陈子龙,他相信,这些留名青史的书生们,即使是死了也还是生存的一部分,是另一种永恒。所以这首诗后面的33行都是精妙之笔,如,“水走了,山河还在,每一条河流都有书生的体温,风,吹走了,浩气却长存,从古代的风雨来我做他们的替身,我们活着,就是死者不死的见证”。


  特别是最后一段,更是全诗的精华,字字句句,既雅致,又犀利;既凭吊历史,也拷问现实:

  “我只是换马而行的那个人,

  把酒倒进唐宋的诗文里,

  文字先醉了,

  跌跌撞撞,跟着醉的诗魂,

  我替他们活着,替他们发声,

  不虚美,不隐恶,

  替他们把死在黑暗中的长夜,

  熬到荒鸡时辰,

  等清晨成尘,破晓再生。”

  03情韵流动始终于审美感悟

  著名诗人谢克强说过,“诗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始于感觉,终于智慧,倘若没有灵敏细微的感觉,就不会捕捉瞬间流动的情韵,倘若没有智慧,就不能获得生活的审美感悟”。解智伟正是善于用灵敏细微的感觉来捕捉瞬间流动的情韵,用灵动的智慧来获得对生活的审美和感悟,并且用这种审美和感悟,把对亲人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怀念父亲》那首诗中,不用去领会整首诗,只读那句“一个男人,只有活到做父亲的年龄,才能理解什么叫艰辛”,你就能体会到父亲身上重于泰山的责任,有了这种责任,你才会对你的子女产生如山的父爱。而在《遇见母亲》中,提纲携领的开头:“站在一粒微尘上,望见你在莲花座上成佛”并不让人感动,因为,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大凡天下儿女,都将母亲视为心中的佛,而第二段——

  “行深,行到记忆深处,

  多灾的一生,

  哪抵得上您一根莲心的苦,

  您用十月的痛,赐我们一世的幸福”。

  短短五行文字,足以让每一个读到这首诗的人顿时彻悟母亲对儿女的无私和伟大。

  

5.jpg

  诗的魅力不在于文字的多少,而在于它的感染力。解智伟的诗,就有特别的、能深深地触动你内心深处的痛点或者快慰的真挚情愫。不仅如此,他的诗对人、情、景的描写也总是用灵动的智慧来隐喻,极少直接白描。如在第四辑《青衣》中,第一首的第一段,用“古代的故事,身穿青色褶子入戏,端坐在人们的心头,跟随心走,脚跟压着足尖,一串碎步走在舞台的左右”,基本交待清楚了这个角色的形象。第二段“抑扬顿挫的韵白,全是红酥手、黄藤酒的酸楚。寒窑记录了十八年的等候,一个苦字,在贞烈牌坊上死守”,苦守寒窑十八年等待西征丈夫归来的王宝钏便跃然纸上。《青衣》第二首中“薄唇轻启,一句唱词唱了十八里,那一年,借你的水袖掩面而泣,两只蝴蝶的对唱,唱得落花委地”, 梁山伯与祝英台“十八相送”的故事催人泪下,第三首中“一曲海岛冰轮,还是旧时月亮的翻唱,一口酒,故意装醉在怀中,把月亮唱成圆圆的环,你推开天门竟是漫天星光”,杨贵妃的醉步便会摇摆而来,而读到“古今多少恨,你的水袖抖出万里乌江,总以为这样可以渡霸王,江间波浪在你一边紧拉慢唱,茫茫英雄路,倩女幽魂却随四面楚歌返乡”时,乌江边上虞姬仗剑自刎的场景便清晰展现……


  不仅于此,诗人写情,也可以勾勒出一片唐诗中的实时意境。如在《一个人的天涯》中,一段“总以为,推醒对愁而眠的渔火,可以点亮姑苏城外的古刹,钟声迎面而来,撞一次,痛一下,往事碎了,只剩半指流沙,”把张继的《姑苏夜游》的意境刻画得入木三分。在《萧郎从此是路人》中,“西出阳关的离歌,回不去的地方,一定是渭城,此生别过了,没有前路,也没有归程,其实,不回家的故事,都是坊间传闻。”立马就会让人想起王维的《渭城曲》,王维送朋友元二出使安西时的那种愁郁环境和气氛以及酒入愁肠、依依惜别的离情,使读者也黯然神伤。

  从这两首诗中句子不难看出,解智伟不愧是用现代诗行诠释唐诗宋词的高手,短短十数行,便将“天涯羁旅,一地愁思”的孤寂和古代戍边将士“浊酒一杯千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的离愁表现得淋漓尽致。

  

6.jpg

  04文化烛照下的诗歌期待

  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张桃洲教授在《中国新诗格律观念与实践的迁变》一文中提出这样的假设:“或许,新诗永远无法获得像古典诗律那样‘固定’的格律,却始终应该保持现代意识烛照下对形式的追求。”解智伟的诗,自始至终将历史的史实,唐诗宋词的优美与现代诗交织了一种特别的韵律。这些创作实践,无疑提升了新诗的情节设计水平和格调的高雅程度,体现了新诗的历史底蕴及文学修养和从闭锁到开放、从苍白到真正富有诗意的趋势,令人对当代诗坛的净化充满期待。

  近年来,解智伟的诗已经在读者中产生广泛共鸣,特别是这本诗集《借路》出版后,湖北文学艺术界对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很显然,他的这种以现代诗来抒发对历史文化、人生命运的艺术思考和表现手法,将成为一种现象。从更深层次来看,解智伟的诗集结着古典与现代、本土与西方、文化传承与家国情怀、灵魂探究与哲学辩思的相互融合,既能弘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又具有古为今用的创作指导意义,还有提高当代青少年对唐诗宋词鉴赏能力的现实意义。所以,解智伟的诗风将来会发展成为一种流派也极有可能。

  

7.jpg
教育维权
会员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师大附中 湖南师大二附中 长沙市北大新世纪恒定中学 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