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5月31日讯(通讯员 饶锦 供图 龙溪)近日,长沙市芙蓉区育华小学聚焦心理危机重点个案,第二次“医教结合,联席会商”心理危机研判分析会,在2023年芙蓉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月”开放活动中进行现场展示。此次活动旨在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 年)的通知》精神,落实学校“一人一案”危机干预制度,进一步提高学校对心理危机重点个案学生干预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芙蓉区各中小学校心理危机重点个案干预工作提供操作范例。
芙蓉区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杨红,芙蓉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朱正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民政与社会工作学院副教授吴丽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理健康研究所专家宋梅,芙蓉区各小学副校长和心理教师等参加研讨会。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医学博士何玉琼、湖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秘书长石鹏(阿木老师)、湖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中小学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执行秘书长邱廓、芙蓉区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赵敏等受邀到场指导。
研判分析会由育华小学副校长旷航主持。旷航介绍了学校心理危机重点个案的基本情况(学校已根据伦理及心理咨询要求对个案资料进行保密处理),并通过视频回放,分享了在学校第一次“医教结合,联席会商”心理危机研判分析会上,专家团队提出的指导建议。
学校心理教师、班主任、科任教师、德育主任、校长等分别从校内心理咨询辅导、学习辅导、班级活动、在校综合表现、家校沟通等方面,就学校、教师近一个月来对重点个案“小A”进行的具体干预帮扶措施、帮扶效果及困难困惑进行交流发言。育华小学校长任慧总结了第一次“医教结合,联席会商”分析会带给学校及教师们的收获与改变,同时代表学校向专家团队提出了学校在现阶段的帮扶干预过程中产生的三个困惑,即“如何确定心理危机学生转介标准?”“教师如何把握对重点个案学生包容的度?”“如何面对和解决家长不配合的困境?”
与会专家认真翻阅了《育华小学重点个案学生分析报告》,仔细聆听了教师们的现场发言,从医学干预、心理咨询、心理教育等角度对个案情况进行了分析,对学校帮扶干预工作中产生的困惑进行了指导。何玉琼根据个案报告中“幼儿阶段曾患有多动症的医院评估报告”,结合现阶段个案注意力不集中的表象,从多动症孩子的特点及个案高风险因子进行分析,鉴于孩子目前的危机程度,提出了及时转介的建议。同时,建议学校在对个案进行心理咨询和日常交流时,增强孩子的被需要感,多进行生命价值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阿木老师对学校现阶段针对个案采取的帮扶干预措施予以了高度肯定与鼓励。他就学校所面临的困惑,从传授学校如何确定心育的定位与边界;青少年学生心理辅导的目标与边界;“增加比改变更重要”的心理辅导原则,“教会孩子应对现实”“批评也是爱”“包容要纯粹”等心理帮扶方法入手进行了具体指导。
芙蓉区火星二小校长黄更敏对育华小学结合校情开展的个案帮扶工作表示了认可与支持。她表示,从观摩中感受到了该校聚焦重点个案,采用“医教结合 联席会商”研判分析机制带给该校文化的改变,感受到了育华教师在“博爱至善”校训引领下的爱心与情怀。
赵敏从心理学科研训及学校心育工作特色建设的视角,对育华小学在“一生一案”“医教协同”方面所做的心育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她表示,“育华心育样本”为全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
任慧在总结发言中表示,育华小学聚焦心理危机重点个案,在“医教结合,协同干预”方面所做的尝试和研究,不仅帮助学校有效提高了心理危机学生的风险防范和应对能力,保障了心理危机学生的生命和人身安全,确保了学校的和谐稳定,同时,提高了学校教师团队整体的心育能力,进一步规范并夯实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以重点个案帮扶工作为突破点,积极构建“心理健康促进,心理风险预防,心理问题干预”的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建立学生心理危机“三预”(预防、预警、干预)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医教结合,家校社协同干预;“一生一案”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多维度立体关注,多资源融合教育,多渠道协同发展,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为学生阳光心理保驾护航。
责编:彭伍妹
一审:谢振华
二审:刘乐
三审:谢峰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