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华声教育>教育新闻>正文

“三动”课堂:湖南水电职院全能型大禹工匠培育模式创新实践

2021-06-02 13:18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李付亮] [责编:黄爱民]

  华声在线6月2日讯(通讯员 李付亮)湖南基层水利单位大多地处偏远、待遇不高,因此技术人员流动性大,专业对口人员少。2013年以来,针对基层水利单位面临的问题,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探索打造“三动”课堂,着力提高课堂质量,致力于为基层水利提供“立公心、懂水利、强手脑、润乡村、勤耕读”的“全能型大禹工匠”,以期“育一个人才,护一方水土,保一地安澜,添一片苍翠,美一处山川,富一村百姓”,培养学生“处众人之所恶”的精神、“善利万物”的技能、“集细流以成江海”的韧性,成为满足基层水利需要的“安心留得住、业务多面手、身体素质好、综合能力强”的人才。7年多来,“三动”课堂参与教师300余人,覆盖学生2万余人。

  “三动”课堂包括四个层面。在方向上确立“三动”课堂教学目标,即在教学目标层面上明确“大禹精神牵动、水利技能跃动、综合素质推动”的“三动”原则,将“立公心,懂水利,强手脑,润乡村,勤耕读”的大禹工匠精神融入课堂文化。学校所有专业都开设了《水利职业素养》和《水安全概论》课程,设立大禹讲堂,邀请水利行业劳模讲座,培育学生水利情怀,解决“下得去、留得住”的问题。着力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强化个人综合素质,满足基层水利单位对“全能型”技术人才的目标需求,解决“用得上”的问题。

  在内容上构建“三动”课堂组织模式,即在教学设计层面上明确“项目驱动、工作活动、交流互动”的“三动”要求。根据基层水利岗位工作任务要求遴选教学内容,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技能考核标准。以基层水利工作项目作为教学载体,以工作流程来设计教学过程,强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校企互动,编制课程标准、授课计划和教案。

  在课堂建设上运用“三动”策略,即在教学过程层面上形成“促进形动、激发心动、引发神动”的“三动”策略。通过信息技术、校企合作打造仿真课堂,为学生提供更为真实的学习环境;通过“海洋、江河、溪流”师资分层培养工程,提升教师“双师”素质;通过“分阶段、分方向培养”“混合式教学”“分层教学”“精彩五分钟”“任务链式”教学方法改革,满足学生发展的个性化需求;通过“教师+辅导员+教学管理人员”协同育人管理,规范课堂秩序。

  在教学评价上建立“三动”标准,即在教学评价层面上建立“学得主动、教得激动、氛围乐动”的“三动”标准。科学系统设计学生、教师两方面的评价标准,注重信息技术的支撑作用,设计基于数据驱动的评价“智慧方案”,开发了课堂智能诊断系统,通过“过程评价+终结考核”、个性化考核、非标准化考核等考核方式改革,促使既关注学生素质又注重学生技能的全面评价得以实现。在教师评价上,既关注教师教学的水平,又注重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促使教书育人理念成为一种行动自觉。

“三动”.png

  目前,在“三动”课堂实施过程中,已出版《高职高质量课堂建设探索》专著1本,教材1本,制定相关管理制度14个,制定人才培养方案27个和技能测试标准22个,行业职业标准3个,全国性的顶岗实习标准1个,公开发表《构建高职有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等相关论文20篇,制定《有效课堂》《考试改革》《劳动教育》等教学改革实施方案6份。

  “三动”课堂唤醒学习激情,点燃课堂活力成效显著。根据学校相关系统大数据统计,目前,学校学生到课率 96.8%,抬头率 95.7%,考试及格率 93.5%。近7年,学生获得省部级以上各级各类技术技能竞赛奖励141人次,湖南省技能测试抽查和毕业设计合格率均为100%。

  “三动”课堂的实施还激发了学生积极投身服务基层的热情,多次组织开展了服务乡村振兴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如“关爱山川河流”“水育潇湘节水护水”“农村安全用水用电”“高效节水灌溉”等,先后荣获第三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湖南省第四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和青年社会组织公益创投大赛金奖等多项荣誉。

  毕业生服务基层能力也显著增强,比如在2016至2019四届94名水文订单班培养的学生中,现有12人担任县水文局(站)负责人,11人获省局嘉奖,5人获得市县两级防汛抢险先进个人。在全省第六届水文勘测技能大赛中,胡雪成等学员斩获浮标测流等4个单项第一,贺盼盼获综合成绩第七名,郴州中心王华获郴州市2020年度最美扶贫人物称号以及2021年第三届“新时代郴州向上向善好青年”荣誉。他们业务水平高、综合素质强,安心留在基层,较好解决了基层水文单位进人专业不对口、人才留不住等难题。

教育维权
会员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师大附中 湖南师大二附中 长沙市北大新世纪恒定中学 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
友情链接